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制度分析将研究对象置于制度视域之中,通过探讨特定对象——主要是组织、行为或者文化等基本社会现象——得以发生、运行与发展演化的制度环境框架及其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形成对特定研究对象形成、运行与发展演化机理的描述、阐释,甚至进行相应的演化趋势预测与对策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建构,制度分析以制度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对所研究领域的制度结构、构成类型、功能效用、生成与运行发展机制等基本内容进行描述、解释。有些理论还侧重探讨了不同制度类型的历史变迁、创新与扩散机制。按照研究对象内容的不同,制度分析的理论架构通常可以分为旧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两个发展阶段或者说两种基本理论体系。而新制度主义又分为众多流派,代表性的主要有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
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制度分析引起了学者们极大兴趣和热情。在运用制度分析时,侧重关注集体选择行为的制度约束-互动机制分析和共同体治理机制的建构。制度分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制度分析方法着眼于公共管理环境的变革,能有效促进公共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制度分析的核心是将行动与互动纳入一种有规则和结构的开放系统中,分析行动与互动的逻辑可能性、规则、结构性位置、可能后果以及运行机制。②制度分析能够监控公共管理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在于促成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和安全。而制度的基础价值正在于增进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免受非法的侵害。③制度分析方法有利于综合、全面地研究公共问题。制度分析注重制度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研究重心是建立与社会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制度规则体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