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吸收的养分会被植物重新利用,以供植物生长。再吸收是植物保持养分的重要方式,也是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和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可影响多个重要生物过程,如生长、繁殖、竞争等。
影响养分再吸收的两个重要因素包括:①植物的生理状态。主要受土壤养分条件和物种差异的影响。一般来说,土壤较贫瘠的地区,植物需要投入更多能量和资源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因此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养分再吸收效率要高于生长在土壤肥沃的植物。此外,由于物种间养分含量和形态特征存在差异,不同物种养分再吸收效率也不同。②植物组织的老化过程。植物组织(如叶片)的衰老是组织细胞对其年龄和其他内外部环境信号的响应。多个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共同影响植物组织的老化和养分再吸收,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干旱、养分限制、极端温度、辐射等;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感染、其他植物遮光等。
养分重吸收的效率通常用养分重吸收效率和养分重吸收度来表征。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氮和磷为影响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养分元素,氮和磷的再吸收效率约占陆地生态系统氮和磷需求总量的30%和40%左右,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养分再吸收效率直接影响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调控凋落物分解速度,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