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生态系统生态学 . 生态系统功能 . 再吸收

再吸收

/resorption/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植物组织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和大分子物质降解释放出小分子物质和可溶性养分(如氮、磷、钾等),使养分从叶片等衰老器官转移至新生组织或根、茎等其他多年生器官的过程。又称重吸收、转移再分配。

英文名称
resorption
又称
重吸收、转移再分配
所属学科
生态学

再吸收的养分会被植物重新利用,以供植物生长。再吸收是植物保持养分的重要方式,也是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和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可影响多个重要生物过程,如生长、繁殖、竞争等。

影响养分再吸收的两个重要因素包括:①植物的生理状态。主要受土壤养分条件和物种差异的影响。一般来说,土壤较贫瘠的地区,植物需要投入更多能量和资源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因此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养分再吸收效率要高于生长在土壤肥沃的植物。此外,由于物种间养分含量和形态特征存在差异,不同物种养分再吸收效率也不同。②植物组织的老化过程。植物组织(如叶片)的衰老是组织细胞对其年龄和其他内外部环境信号的响应。多个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共同影响植物组织的老化和养分再吸收,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干旱、养分限制、极端温度、辐射等;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感染、其他植物遮光等。

养分重吸收的效率通常用养分重吸收效率和养分重吸收度来表征。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氮和磷为影响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养分元素,氮和磷的再吸收效率约占陆地生态系统氮和磷需求总量的30%和40%左右,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养分再吸收效率直接影响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调控凋落物分解速度,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 CLEVELAND C C, HOULTON B Z, SMITH W K, et al.Patterns of new versus recycled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terrestrial biospher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3,110:12733-12737.
  • VERGUTZ L, MANZONI S, PORPORATO A, et al.Global resorption efficienci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and nutrients in leaves of terrestrial plants.Ecological Monographs,2012,82:205-220.
  • YUAN Z Y, CHEN H Y H.Global-scale patterns of nutrient resorption associated with latitud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Global Ecology & Biogeography Letters,2009,18(1):11-1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