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以植物根系为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蚯蚓、线虫等土壤动物,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物群落,也是由不同植物种类或品种、土壤和环境条件形成的特定的微生态系统。它是受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分泌物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显著区别于土体的微区域。
根际概念由德国微生物学家L.希尔特纳[注]于1904年提出。根际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根际pH、氧化还原电势和微生物活性等生物化学过程与土体土壤存在很大差异。
根际中包含由根系分泌的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以及依赖植物根系分泌物生存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是土壤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土壤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热点区域。根际中所形成的共生关系会引发复杂的交互作用,影响植物生长以及对资源的竞争。由于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群落大量集中于根际,使得许多养分循环和疾病抑制过程都发生在根际范围内。根际也是植物产生化感作用影响周边植物的场所。对于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和群落结构而言,植物与土壤间的反馈过程,以及其他物理因素是最重要的选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