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综合检查工作一般遵循地质踏勘、地表原方法检查、多方法评价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工作程序。按工作程度分为概略检查和重点检查两类。
矿产综合检查
根据地质调查中发现的各种信息而对矿产进行联合查看和初步评价。
- 英文名称
- mineral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 所属学科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概略检查检查的范围包括以往工作及本次工作发现的全部矿(化)体、矿化蚀变带和其他重要找矿线索,以往工作及本次工作中圈定的具有扩大找矿远景的矿致异常和推断有找矿前景的物探、化探、遥感、重砂异常。以不漏矿为原则进行全面检查。主要任务是:①初步了解检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查明引起异常的原因,核实异常是否为矿致异常,并确定引起异常地质体的确切位置。②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矿(化)体的分布范围、规模、产状、有益组分及含量等。③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初步评价工作区找矿前景,确定需要进一步开展重点检查工作的地区。概略检查主要工作手段包括地表路线调查、原方法剖面测量、少量的取样工程、岩矿鉴定样、化学样、物性样采集与测试等。
重点检查的检查范围是在概略检查基础上优选出的有找矿前景和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主要任务是:①结合典型矿床研究成果,分析重点检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了解矿(化)点的成矿地质要素。②基本了解矿(化)体的分布范围、规模、形态、产状,共(伴)生有益元素种类、含量及其变化,矿石质量、结构构造,近矿围岩的蚀变种类、分布及其与矿化的关系,大致判别矿床(化)类型。③对概略检查阶段确定的重要矿致异常进行评价。④按照矿种勘查规范的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矿体,估算预测资源量。⑤对重点检查区找矿前景做出评价,为圈定找矿靶区、提交新发现矿产地提供可靠资料,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主要工作手段通常包括大比例尺(≥1∶10000)地质矿产专项填图,中大比例尺(≥1∶20000)面积性物化探测量,大比例尺(≥1∶10000)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剖面测量;揭露矿(化)体和矿化蚀变带的槽探、取样钻等轻型山地工程,岩矿鉴定样、化学样、物性样采集与测试等;对矿(化)体深部延伸和重要致矿异常等,采用浅钻、钻探等方法进行评价。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组合应根据矿床类型、成矿地质要素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