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是由尿素和甲醛(37%水溶液)在弱酸或碱性条件下缩聚,然后在固化剂(六甲撑四胺)作用下交联、固化得到。
脲醛树脂一般为无色到浅色液体,或者是无色的固体,固体含量为55%~65%。树脂的平均分子量约10000克/摩尔,黏度(20℃)0.5~1帕·米,比重为1.48~1.52,热变形温度128~138℃,在176℃开始降解并释放出甲醛,当温度高于200℃时,就会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及氰化物等热降解产物。脲醛树脂属于无色、无臭、无毒或低毒产品。其热解产物甲醛等能够对呼吸道和皮肤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应予以注意。
脲醛树脂根据其不同的用途而用不同的方法生产:
①脲和甲醛以摩尔比1∶1.5至1∶1.6配料,在草酸催化下,在弱酸性水溶液中生成模塑粉用树脂,再与填料、颜料及其他添加剂混合后烘干、粉碎、研磨并造粒,即得脲醛模塑粉(或称压塑粉或电玉粉)。脲醛模塑粉相对密度≤1.5,比容2~3毫升/克,吸水率≤0.5%,水分及挥发物≤4%,收缩率0.4%~0.8%,马丁耐热≥100℃,流动性(拉西格)140~200毫米,冲击强度8千焦/米2,弯曲强度≥900兆帕,介电强度≥10兆伏/米,表面电阻率≥1×1011欧•厘米,体积电阻率1×109欧•厘米。模塑粉主要用于对耐水性和介电性能要求不高的制品,如电插头、开关、机器手柄、仪表外壳、旋钮、日用品、纽扣、瓶盖和装饰品。以树脂作基体,纸、棉织物或玻璃织物作增强材料可制成层压制品,用来制造贴面板、家具、车厢及收音机外壳。
②脲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1.8至1∶2.5时,在弱酸性水溶液中可生成低分子脲醛树脂溶液。该树脂可用于制造黏合剂,并且是黏合剂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在木材加工行业中有广泛用,除此之外也可用于浸渍纸张,经改性后还可浸渍织物。用丁醇改性的脲醛树脂可以用来改进醇酸树脂涂层的硬度和耐水性。
脲醛树脂原料成本低,制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色彩鲜艳,并具有较高的表面强度,耐电弧和矿物油,对霉菌作用稳定,但耐水性较差(常用三聚氰胺共缩聚进行改性),可制成半透明和不透明的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