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探地质编录一般在坑道掘进后,视掘进进度、顶壁稳固程度、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矿区设计要求,在现场分段进行编录。
坑探地质编录是在坑道掘进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坑壁用水清洗干净的基础上,选择矿体出露比较完整、壁面比较平整的一壁为首选壁,通过设置基点基线、测量坑道方位角及坡度角,进行观察、分层、布样和拍照等过程进行重点编录。坑道素描图是通过测量坑壁及坑顶上的界线、断层、产状、标本及样品等地质编录要素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1:50~1:200)缩小到坐标纸上的坑壁、坑顶素描图。一般用压平展开法,从坑口“0”起编绘,以首选壁、坑顶、辅助壁分别置于图面的上、中、下方为绘图基础,分别完成坑顶轮廓图-穿脉坑道图-延脉坑道图-掌子面素描图和坑道方向、坡度变化超过15°等特殊坑道绘图。坑道形态不规则时,按实际形态素描(顶、壁分开绘制)。若矿体形态简单、组分均匀、两壁变化不大时,也可只绘制一壁一顶。按选用的比例尺,凡在图上厚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均应划分并在图上标示,如遇特殊地质现象,应放大比例尺绘制素描图及照相。
坑道方向变化在15°以上时,要求分段编录,编录时在叉口内弯角度较小一侧顶板上留出叉口,弯壁上留出空白,叉口的夹角即方向改变的角度值。当坑道方向变化较多时,在坑道素描图的下方编制坑道平面位置图。坑道坡度变化在15°以上时,也要分段编录,素描图可连续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