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行为生态学 . 〔食物获取〕 . 觅食行为 . 捕食行为

捕食行为

/predation behavior/
最后更新 2024-05-21
浏览 442
最后更新 2024-05-21
浏览 44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某种动物为捕捉另一种动物作为食物而进行的猎杀活动或者某种生物吃掉另一种生物的行为。

英文名称
predation behavior
所属学科
生态学

捕食行为包括4种类型:①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或者吃其他的食肉动物,捕食者代表有大型肉食哺乳动物、猛禽、捕食性昆虫、蜘蛛、食虫植物等,这是典型的捕食行为。②食草动物吃绿色植物,这种情况下植物往往未被杀死,而仅仅是受到损害。③昆虫中的拟寄生者,如寄生蜂。与真寄生者(如血吸虫)不同,拟寄生总要杀死其宿主。④同类相食,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是同一物种,属于捕食行为的特例。

捕食者的食物种类会发生很大变化,一些捕食者是食物选择性非常强的特化种,仅摄取某些类型的猎物,而另一些是泛化种,可以捕食多种类型的猎物。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是经过长期协同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锐齿、利爪、尖喙、毒牙等工具,以及诱饵追击、集体围猎等行为,以便成功捕杀猎物。但猎物也产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特征,如以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假死、化学防御、集体抵御等方式逃避捕食者的猎捕。

动物主要的捕食策略包括:①力胜,借助捕食者本身强壮的身体和进化来的特殊捕食工具来获取食物。如虎、狮身体强壮,并具有能够撕裂其他动物肢体的牙齿和利爪;猛禽类能够快速飞行,具有充沛的体力以及尖硬的喙;毒蛇具有毒腺和毒牙。②智取,动物通过智慧而获取食物的方法,可以分为潜伏、运用诱饵、集体捕食(合作捕食)、使用工具、利用陷阱等。例如,豹在捕食前先是隐蔽潜伏,待猎物接近时,突然袭击猎物而获取食物。𩽾𩾌鱼(Lophius litulon)第一背鳍棘分离,第一枚鳍棘位于吻上,末端呈肉质突起,以此作为“食物”来诱捕其他鱼类。蜘蛛的成熟雌性个体在与同种雄性个体交配后能把来不及逃走的雄性个体吃掉。还有一种套索蜘蛛能分泌一种雌蛾的性外激素以吸引雄蛾靠近,用其蛛丝将雄蛾套住后吃掉。在狼群捕杀那些躯体庞大的集群性食草动物遇到反抗时,狼群会采取集体围捕的方法予以制伏;蚂蚁等一些群居动物也通过集体捕食来获取食物。

捕食行为捕食行为

  •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KIE J G.Optimal foraging and risk of predation: effects on behavior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ungulates.Journal of Mammalogy,1999,80:1114-112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