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法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由于人的精神活动是在“心神”的主导作用下,脏腑功能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综合反应。因此,精神调养必然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外在环境对人体影响的一个主要方面。内在脏腑的活动,必须与外环境四时节律协调统一,才能保持精神情志的正常。反之,作为生命活动主宰的精神,也要和外环境保持协调,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自《黄帝内经》以来,四气调神受到历代养生学家的重视,并以专著专篇进行讨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的四时调摄部分、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冷谦《修龄要旨·四时调摄》等。详细内容参见四时调摄下各季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