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行为生态学 . 性选择 . 动物繁殖策略

动物繁殖策略

/animal reproductive strategy/
条目作者李进华

李进华

最后更新 2024-05-21
浏览 228
最后更新 2024-05-21
浏览 22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动物使其繁殖成功最大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包括何时开始繁殖、繁殖间隔、以多大的代价获得繁殖机会(求偶)等。

英文名称
animal reproductive strategy
所属学科
生态学

动物的繁殖策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①r-选择。具有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的特点。使用该策略的种群在不稳定环境中进化,因而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种群密度很不稳定,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高、有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如昆虫。②K-选择。具有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的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的特点。使用该策略的动物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环境中进化,因而适应竞争。通常种群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多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多不具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如脊椎动物。

动物的繁殖不是简单的、孤立的事件,它几乎涉及动物的所有方面。成功的繁殖需要动物至少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每天的生存问题、交配问题和养育后代至性成熟问题,这些问题贯穿动物的一生。为将基因传给下一代,动物必须发现异性并成功地求偶交配,直至繁殖后代并保证这些后代能存活到繁殖年龄,因此动物必须投入时间和能量来养育后代。同时,为完成这些任务,动物必须确保后代成活足够长的时间,意味着动物必须找到足够多的、合适的食物资源,并且尽量避免被捕食者所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使动物在时间和能量分配上产生冲突,为解决这些利益冲突,动物需要采取合适的繁殖策略。

繁殖策略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并不是个体有意识的活动。例如,一只雄性阿拉伯狒狒(Papio hamadryas)监督它的雌性伙伴,并不意味着这只雄性阿拉伯狒狒理解“忠诚”,而是通过阻止雌性伙伴与其他雄性接触,来减少其受孕的机会。

影响动物繁殖策略及其效率(根据产生成熟后代的数量)的决定性因素包括:①生态因素(如食物、水、光照、气候),影响动物的繁殖时间、繁殖体制(一雄一雌、一雄多雌、一雌多雄、多雄多雌)和生存。②种群统计因素(如性别比、种群增长率),不仅决定了单个动物获得的繁殖机会,也影响个体之间的竞争水平。③社会因素(如性内竞争、性间选择),影响群居个体的瞬时繁殖策略,因为个体所采取的策略往往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策略有关。

  • GROSS M R.Alternative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Diversity within sexes.Trends in Ecology,1996,11:92-9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