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平衡密度是判断种群调节过程的重要概念。当种群离开其平衡密度后又返回到这一平衡密度的过程即种群调节。种群平衡密度是一个相对的密度,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份乃至不同的生态系统之中都有所不同。其中,生物因子(如寄主、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等)和非生物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是影响种群平衡密度的主要生态因子。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制约作用导致绝大部分种群的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围绕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密度上下波动。但也有少量的种群因脱离了生态因子的制约作用,会发生突然离开种群平衡密度,数量快速上升抑或急速下降的现象。自然界中99%的有害生物数量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平衡密度,仅有1%左右的动植物种群数量会暴发上升到很大的数量而成为有害生物。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78604,"Name":"生态学"},{"ID":112850,"Name":"种群生态学"},{"ID":113046,"Name":"种群调节"},{"ID":113047,"Name":"种群平衡密度"}]
. 理学 . 生态学 . 种群生态学 . 种群调节 . 种群平衡密度种群平衡密度
/population balance density/
最后更新 2024-05-30
浏览 136次
在特定生态因子的作用下,某一物种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物种成一定比例所保持的某一特定水平的密度或数量。
- 英文名称
- population balance density
- 所属学科
- 生态学
扩展阅读
- FOWLER C W.Population dynamics as related to rate of increase per generation.Evolutionary Ecology,1988,2:19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