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仫佬族文学

/Mulao literature/
条目作者刘亚虎

刘亚虎

最后更新 2022-02-09
浏览 587
最后更新 2022-02-09
浏览 58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仫佬族民众创作的文学。以民间口头文学为主,有神话、传说、故事和民歌等。

英文名称
Mulao literature
主要代表人物
潘继岳、罗荫南、龙谢兰、鬼子等
所属学科
中国文学

仫佬族民间普遍信仰执掌生育和保护儿童的女神“婆王”(又称“花婆”“花王圣母”等)。婆王神话说,婆王掌管花山,人都是婆王花山的花,婆王把花的生魂送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送红花是女孩,送白花是男孩。花山的花生了虫,人间的小孩就生病,婆王给花除了虫,小孩的病就会好。婆王神话在壮、毛南等民族中也有流传。《天是怎样升高的》表现仫佬族先民对宇宙的认知。这则神话说太古时天很低,一个叫达伙的青年上天玩,玉皇大帝给达伙五谷种子让他带回家种,收获后又派磨坊仙子下凡教他怎样磨谷、做饭。但磨坊仙子把玉皇大帝所说的“三天吃一餐”传成“一天吃三餐”,人吃多拉多臭气冲到天上,玉皇大帝就把天升高了。伏羲兄妹的神话与洪水神话结合在一起,讲述的是远古时伏羲的两个哥哥想吃雷公肉,他们设计捉住雷公将他关进谷仓。伏羲兄妹拿水瓜渣给雷公舔,雷公恢复神力逃出。不久天下暴雨发洪水,伏羲兄妹躲进葫芦里得以生存,又在金龟劝导下遵天意成亲繁衍人类。

仫佬族传说内容广泛。其中英雄传说《稼》富于传奇性。故事中的稼是父亲的阴魂与母亲结合而生出的孩子,故称“稼”(即“野孩子”)。他从父亲所变的深潭犀牛那里得到几根“宝毛”,凭借宝毛他挥神鞭赶山造田,画神马闹京城,拉神弓射皇帝,还扎草兵准备造反。后来因寡不敌众被皇兵杀害。他的头变成黄蜂,飞得远的去蜇州官和皇帝,飞不远的变成蜜蜂为家乡人造窝酿蜜。此外,还有风物传说《垦王山》、风俗传说《依饭节》、民间神的传说《三界》等。故事有爱情故事《龙女与旺哥》、伦理道德故事《七妹与蛇郎》、机智人物潘曼故事群等。

仫佬人普遍爱唱山歌。按演唱的习惯分为3种:“随口答”是歌手即兴创作的短歌;“古条”是叙事长歌,一般有传统手抄歌本,内容多为长期流行于民间的神话、传说等,如《伏羲兄妹》《梁山伯与祝英台》《八寨赵金龙》等;“口风”分两种,“正口风”主要劝人为善,“烂口风”着重抨击社会丑恶现象。

仫佬族文人创作从近代开始,相继出现潘继岳、罗荫南、龙谢兰等有一定影响的诗文作者。1956年,包玉堂发表叙事诗《虹》,揭开仫佬族当代作家文学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后,刘名涛、潘琦、魏升焜、唐海涛等分别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创作方面取得比较突出的成就。21世纪以来,鬼子(廖润柏)引人关注。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根水做的绳子》,中篇小说“瓦城三部曲”——《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鬼子的作品关注底层人们的生活境遇,通过小人物的伤痛和无奈,唤起人们对良知、道义和尊严的呵护,对宿命的体恤。作品多次获奖。评论家将他与广西作家东西、李冯并称广西文坛三剑客。

《一根水做的绳子》封面《一根水做的绳子》封面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