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A.A.阿尔钦(Armen Albert Alchian,1914-04-12~2013-02-19)和H.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1930-05-30~ )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中提出了团队生产理论。他们把企业看作一种团队生产,认为企业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安排和激励结构,解释了剩余索取权的来源和作用,是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理论。
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具有团队生产的性质:①生产活动需要多个不同生产要素的参与并且要素由不同的人所有。②整个产出并不是每个要素投入的简单相加,每种要素投入都会影响其他要素的边际产出。这就意味着,仅仅根据产出很难推算出每种要素的投入和贡献。例如,在两个人共同将一种货物搬上卡车时,只观察总的货物重量几乎不可能精确地测定每一个人的边际生产力,也很难测定谁的努力程度更高。
显然,要使生产有效率,团队成员必须获取和投入相对应的报酬。如果团队成员的生产要素投入可以直接观测,那么很容易根据投入分配剩余,激励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率的生产。但是,现实中很难直接观测到团队成员的要素投入,比如员工的努力程度。一般来说,观测团队产出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因为团队生产的性质,我们无法根据总产出推算出团队成员的生产投入,这样就使得无法根据生产投入分配生产剩余,进而产生搭便车导致的偷懒问题。因为一个团队成员付出努力,需要独自承担努力的全部成本,但是只能获取努力增加产出和剩余的一部分,其他团队成员可以无偿地获取部分增加的收益,即在搭便车,这样就使得团队成员努力不足,导致偷懒,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效率。
为解决团队生产因考核投入困难导致的偷懒问题,企业可以请一个人专门监督团队成员生产投入,对偷懒的成员进行处罚。因为监督努力也不容易观测,所以监督者也容易偷懒。
让监督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监督者就有激励做好监督工作,因为偷懒会降低企业剩余,进而降低监督者的收益。这就解释了剩余索取权的来源与作用。关于谁来担任拥有剩余索取权的监督者,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资本家更适合。因为资本家对企业设备进行了投资,这些设备是可以抵押的,在企业发生亏损时,它有能力偿还所雇(或租)要素的价值;而劳动力的劳动无法进行抵押,只能以雇佣的形式被使用。
至此,资本家就成了一个拥有如下权力的中心签约人(central contractor):①拥有剩余索取权。②监督团队成员的生产投入。③与其他所有团队成员签约。④出售企业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