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然湖泊不同,“人工湖泊”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水库是随着人类为解决水患和蓄水备用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远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人民为了防止洪水泛滥和灌溉土地的需要,开始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批水库。中国则在公元前6世纪就修筑了芍陂灌溉工程。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修建的大型水库(大于0.1立方千米)超过了6万个,库容达5.5万亿立方米,水面面积超过35万平方千米,截留了大于14%的全球径流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修建了第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工程—官厅水库,堪称世界之最。到1950年底,中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 852座,总库容占天然湖泊贮水量的59%,接近淡水湖泊贮水量的2倍。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库坝高达185米,总容库393亿立方米,为总面积达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900亿度,堪称世界之最。若根据水面面积定义水库大小,最大的则是非洲加纳的沃尔特水库(Lake Volta),面积8480平方千米。超大型的水库也可能对当地及下游的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如水土流失、藻类水华等问题。以景观等为目的建造的小型人工湖,称为景观湖,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
人工湖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