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影视学 . 影视教育 . 中国影视教育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Jiangsu Provincial College of Education/
条目作者万传法

万传法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46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4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教育机构。原名为江苏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院。

英文名称
Jiangsu Provincial College of Education
原名
江苏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院
成立时间
1928-03
成立地点
苏州

1928年3月成立于江苏苏州,最初全名为“江苏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同年6月改名为“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院”,之后迁至无锡。1930年大学区制被废除,民众教育学院合并前一年成立的中央大学区劳农学院,定名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俞庆棠、高阳等先后担任校长。

1929年1月,陈瑞章教授首次向学生放映了租自商务印书馆和柯达上海公司的35毫米片型无声电影。1929年,学院巡回放映教育电影,但一些观众对租来的影片内容、质量和编导方法提出质疑。学院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培养自己的教育电影制作的合格人才。1934年,学院派戴公亮到上海影片公司专门考察学习摄影。1935年,戴公亮返校,编绘摄制了第一部卡通教育片《五十六年之痛史》,巡回放映,影响甚大。1935年秋,学院民众教育系创设电影放映课程,戴公亮授课,俞庆棠指导。授课内容包括电化教育概论,电影放映机、扩音机、发电机的使用与修理,幻灯片的制作等。1935年,学院为江苏省教育厅开办小学无线电收音机讲习班时,为学员指导实习和供应设备等。1936年,该学院创办两年制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专门培养教育电影和教育播音人才,成为中国高校设立的第一个专科层次的电化教育专业,从1936年秋开始招收24名高中毕业生,1937年又招收了25名学生。其中,电影组学习电影编导、电影放映术、戏剧理论和舞台实践等,以适应教育电影制作与放映的需要。

任教时间较长的教师有孙师毅、戴公亮、陈汀声、秦柳方。当时电影界、广播界的许多知名人士亦来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如司徒慧敏、杨霁明、许幸之、万古蟾、时塘、田汉欧阳予倩等。

1937年,该学院的《教育与民众》杂志出刊电化教育专号。抗日战争期间,学院迁往桂林,途中携电影设备宣传抗日。1941年秋,该学院并入新成立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抗战胜利后,学院于1946年在无锡原址复办。1949年秋,学院改名为公立文化教育学院。1950年6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合并,后改名为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设有电化教育专修科。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专修科合并入北京中央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同年,全新的江苏教育学院在南京创立。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