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工学 . 核技术 . 〔医用核技术〕 . 标记化合物

辐射自分解

/autoradiolysis/
条目作者魏洪源

魏洪源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7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本身或其相邻分子由于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作用,发生电离、激发或化学键断裂,使标记化合物本身结构被破坏而丧失原有特性的现象。

英文名称
autoradiolysis
所属学科
核技术

辐射自分解产生放化杂质或化学杂质。例如,氚标记的丙醇由于辐射自分解,可以产生甲烷、乙醛、丙醛、异丙醇、丙烯醇等多种杂质。因此,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制备和贮存过程中要了解辐射自分解的机制,控制辐射自分解。

①初级内分解,标记核素本身的衰变。例如,3H每年有5%衰变成氦,14C每年有0.01%衰变成氮。

②初级外分解,标记核素所发出的射线直接作用于标记化合物分子,使其电离、激发或化学键断裂。

③次级分解,射线首先作用于标记化合物邻近的分子(如水分子)使其产生激活物质或自由基,如•H、•OH、HO2•等,它们也会使标记化合物分解。

辐射自分解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①标记化合物吸收射线能量的效率。对于辐射自分解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化合物实际所吸收的射线能量是多少。不同种类的射线,电离密度不同,电离密度越大,吸收射线能量的效率越高,辐射自分解也愈严重。

②标记化合物的比活度。对于同一种标记化合物来说,比活度愈高,标记分子的密度越大,辐射自分解也愈严重。

③标记化合物的纯度。杂质的存在,特别是那些容易被电离辐射所激发、分解、产生自由基的杂质,将使标记化合物发生分解、聚合、加成或取代等。这种次级辐射自分解作用很难控制,危害也很大,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快。

根据影响辐射分解的因素,可采取以下几种控制对策:

①根据实验的需要,控制标记化合物的比活度。在适当的水平比活度越低,越有利于防止辐射自分解。但比活度太低,可能不满足实验的要求,所以比活度的控制范围要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低。

②选择适当的溶剂。标记化合物一般以溶液的状态保存,这可起到分散标记分子、减少辐射自分解的作用,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溶剂选择的原则,一是具有优良的耐辐射性能,如苯是一种对辐射比较稳定,不易产生自由基的溶剂;二是要能够溶解标记物,如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以及其他水溶性化合物都不能溶于苯,可考虑用水、甲醇、乙醇等可溶性溶剂;三是为了避免引入杂质加速自分解,所用溶剂一定要经蒸馏法纯化。

③加入自由基消除剂。标记物以水溶液形式保存时,可以加入一种自由基消除剂,其作用是能够快速地与溶液中的自由基进行反应,以阻止自由基进一步的作用。最常用、最有效的自由基消除剂是少量的(1%~3%)乙醇。

④降低贮存温度。降低贮存温度会减少标记化合物的辐射自分解速度,可延长标记化合物的储存时间。

  • 王吉欣,卢玉楷.放射性药物学.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