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疾病有:激素缺乏性疾病、激素过多症候群、内分泌腺体综合征、不伴有激素紊乱的内分泌腺体疾病。其中因为激素过多而产生的疾病大多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以靶腺激素反馈抑制促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化学治疗、采用某些激素调节或纠正代谢异常以及放射治疗等方法治疗。
放射治疗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甲状腺疾病的131I治疗。131I治疗甲亢是放射性核素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利用131I衰变时发射出一定能量(主要为0.605兆电子伏)的β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对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产生抑制和破坏作用,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131I的β射线射程很短(最大2.2mm),穿透力弱,不会损伤甲状旁腺或周围组织,因而是一种十分安全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达80%~90%,甲减发生率约为10%。从1942年J.汉密尔顿及J.劳伦斯等首先报道应用131I治疗甲亢以来,全世界已治疗了几百万例。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分别发表的甲亢和甲减治疗指南中均将131I作为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现已被欧美及中国等国家公认为安全有效、经济简便、成本低,效益高的一种治疗方法。
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性摄取碘的功能,甲状腺内碘的浓度是血浆碘浓度的20~40倍。研究发现,甲状腺的碘摄取系通过甲状腺滤泡细胞基底膜上的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完成的。甲亢时,甲状腺摄碘功能及NIS表达均增强,故摄碘的功能更强而迅速。研究表明,引入机体的131I在数小时内即可有50%~80%进入甲状腺内,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131I在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内有足够的滞留时间,一般有效半衰期为3.5~6.0d,足以达到治疗所需的辐射剂量。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在受到131Iβ射线的集中照射后,可因电离辐射生物效应致部分组织细胞凋亡和坏死,使增生肿大的甲状腺组织恢复正常大小,甲状腺激素生成减少,甲亢症状缓解和治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已为国内外所肯定,总疗效均在90%以上(如单以消除甲亢症状为标准,最终结果可以是100%)。一般病人多在131I治疗后3个月内症状逐渐改善,6个月至2年所有症状完全消失,也有部分病人的某些症状可能在数年后才消失或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存在(如突眼、心律不齐等)。由于国内外在适应证和治疗方法等的选择和实施方面并不统一,故单次疗程的治愈率统计也有较大差异,从各家报道来看,约为70%~96%不等,早期甲减发生率7%~11%,远期复发率约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