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放射源包括发射β-、β+和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的放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射β-粒子的放射源——β放射源。其他电子源有专门的名词,如正电子源、俄歇电子源、内转换电子源等。适于制备β放射源的放射性核素有32P、90Sr-90Y、147Pm、204Tl等。某些β放射源伴有γ辐射,但在使用时主要利用其β粒子并保证β粒子有较高的发射率,这种源仍属β放射源。常用β放射源的β射线能量大于70千电子伏,可穿透皮肤表层,所以需要考虑外照射防护。除3H、14C、32P等外,β放射源多伴有γ辐射,此外还有轫致辐射,需要注意γ辐射的防护。
β放射源按发射粒子的最大能量可分为三类:①低能β源。包括3H、63Ni和55Fe源。低能电子在固体中射程很短,这种源的表面只能加很薄的保护膜,有的甚至是裸源。低能β源只能用作电离源,在电子捕获鉴定器和电子管中用作放电电离源。②中能β源。包括14C、147Pm、85Kr和204Tl源。主要用于薄层材料测厚。③高能β源。包括90Sr、106Ru和32P源。90Sr和106Ru所发射的β粒子能量并不高,但它们的衰变子体核素90Y和106Rh都发射高能β粒子。这类源用带不锈钢窗的源壳密封,用于金属板材测厚和卷烟密度测量等。其中,90Sr是裂变产物,半衰期为28.5年,发射的β粒子能量为0.546兆电子伏。90Sr的子体90Y半衰期为64小时,发射高能β粒子(2.274兆电子伏)。由于90Y发射的β粒子能量比90Sr发射的β粒子能量高很多,制源时主要考虑90Y的高能β粒子的发射,90Sr的β粒子大部分在源中被吸收掉。所以就源的β辐射输出而言,90Sr放射源实际上是90Y放射源。32P放射源可用于β反散射测厚,也可作为临床体表治疗中的皮肤敷贴器β源。
β放射源最主要的应用是根据β辐射吸收和散射原理而制成的透射式和反散射式同位素测厚仪表,此外还有活度或能量刻度标准参考源、皮肤敷贴器、气相色谱仪的电子捕集器、原子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