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 . 剩余油分布规律 . 水淹层

水淹层

/Water-out layer/
条目作者侯加根

侯加根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4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油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注水驱油或边底水推进,储集层被不同程度的水洗后引起物性、电性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油层。

英文名称
Water-out layer
所属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入水不断驱替地层中的原油,水淹层的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剩余油饱和度不断降低,并与水洗程度成比例。油层水淹后,注入水(或边水、底水)与原始地层水相混合,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取决于原始地层水和注入水(或边水、底水)的矿化度及注入水量。水淹层的电阻率、自然电位、声学性质以及核物理性质等均会发生变化。地层性质、注入水的含盐量与注入量不同,上述测井参数的变化规律也不同。

在油田实际应用中,常用水淹级别来定性评价或半定量地评价水淹程度。按照油层的水淹程度由弱到强,可以将水淹级别划分为:油层、弱水淹、中水淹、较强水淹、强水淹、特强水淹6个级别。正确划分水淹级别对较好地评价水淹层相当重要。在油田实际应用中,具体到每口井每个层水淹级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测井响应特征。用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对层水电阻率和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变化有明显反映的深、中、浅视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综合判断水淹层的水淹部位、水淹类型及水淹级别。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