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色彩作为一种表示手段,主要是运用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的不同变化与组合,结合人们对色彩感受的心理特征,建立起色彩与制图对象之间的联系。
符号色彩设计
基于地图表达主题和用户对色彩的视觉感受特点,根据地图符号表达内容的质量和数量特征,确定地图符号的色相、饱和度、亮度及其组合效果的工作。
- 英文名称
- the color design of symbol
- 所属学科
- 测绘学
地图符号色彩具有的作用:①丰富地图内容,提高地图要素的视觉敏锐度,能在有限的幅面内表示更多的内容,使地图内容的视觉层次更加清晰;②增加地图的美感和艺术性,极大地提高地图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③诱导读者的主观反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恰当的色彩设计,使地图所表达的主题与读者的感受趋于一致,提高地图信息传输效果。
地图符号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地图符号的色彩应与地图的主题相协调;②地图符号的色彩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③地图符号的色彩应系统协调、富有特色;④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要考虑用户的认知习惯;⑤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要考虑地图显示设备、应用环境和印刷材质等。
地图符号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有:①色彩三属性的利用,即色相主要用于区分表达事物的类别,亮度和饱和度主要用于区分表达事物的等级感和数量感;②色彩象征性的利用,色彩的象征性体现了色彩与地图内容的内在联系,表达心理感受和倾向性;③色彩空间感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地图视觉层次的实现和地貌的立体表示两方面;④色彩胀缩感与轻重感的利用,暖色或亮度大的颜色显得轻,通常处于第一视觉层面,用于表示重要的要素;冷色或亮度较小的颜色显得重,通常处于背景层面,用于表示不太重要的要素。
色彩能提高地图传递空间信息的容量,增进地图的美感和艺术感,但不同类型的地图其色彩设计也不同。
①普通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应充分利用色彩的象征性,体现色彩与地图要素的内在联系。如蓝色表示水系;棕色表示山地;绿色表示植被;蓝紫色表示冰雪地等。专题地图符号的色彩在表现地图内容特征、体现地图视觉层次和传递地图情感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②专题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充分考虑专题地图表达的主题和用户的心理需要;利用不同色相表示制图现象的质量特征;利用同一色相或近似色相的亮度或饱和度变化表示制图现象的数量特征;利用色彩对比表达地图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点状和线状符号使用高饱和度色彩,面状符号使用低饱和度或低纯度的色彩。③电子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色彩是电子地图显示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电子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原则:正确使用颜色减少视觉疲劳;正确配置显示的前景色和背景色;正确选择显示的颜色数量;巧妙运用黑、白、灰无彩色,强化符号的轮廓,使符号突出醒目。
色彩是地图符号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变量,同时也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的符号色彩设计是地图设计的重要环节,其设计效果,对提高地图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