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工学 . 电气工程 . 发电技术 . 火力发电 . 火力发电厂运行 . 〔汽轮机检修〕

转子动平衡

/rotor dynamic balancing/
条目作者电佰

电佰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74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7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为消除转子质量动态不平衡而进行的技术处理措施。

英文名称
rotor dynamic balancing
所属学科
电气工程

为保证转子在轴承中旋转时的振动或振动力减小到允许范围内,要在转子上调整转子质量分布,消除其动态不平衡力。被平衡的转子是刚性转子时,可在专用的动平衡机或现场临时安装的平衡台上进行低速动平衡;被平衡的转子是挠性转子时,则应在专用的高速动平衡机或现场自身轴承上,于工作转速范围内全转速下进行动平衡。动平衡方法可分影响系数法和模态平衡法两大类。

该方法是在转子上试加重引起振动变化,以此求出加重影响系数,作为求解应加平衡重大小和位置的依据。平衡加重计算采用的关系式为(式中符号均为复数):

式中为影响系数;为加重效应;为试加重(模态法为成组加重量);为原始振动,微米;为试加重后振动。

影响系数法的具体计算,按平衡过程中修正面数的多少又可分为单面、双面、多面平衡计算,其表达式为:

式中为影响系数;为修正重量;为原始振动;为残余振动;下角m为读点数,等于测点数乘工况数;下角为修正面数。

若在某一特定转速下,只在一个修正面上调整重量,目标只要求减少一个测点的振动至零,应采用支反力为零的单面平衡计算法为:

挠性转子在工作转速范围内运行时要经过一阶、二阶等临界转速,在不同阶次临界转速下,转子有其固有的弯曲变形形态,称为模态(或振型)。转子的质量不平衡,视其在各模态下沿转子全长所处的位置不同,对变形的作用有很大区别。所谓模态平衡法即所加的平衡配重在转子全长上的布置位置要适应转子各阶模态的需要,这样才能发挥加重的有效效应。

模态平衡法主要适用于单个挠性转子的动平衡。如图所示为一挠性转子前三阶模态,其平衡特点是根据工作转速范围内被平衡转子通过(或受影响)临界转速的阶次数,分别在各阶临界转速附近进行平衡。加重形式根据需要平衡的阶次而以成组方式加重。平衡加重的计算与影响系数法相同,仅试加重为成组加重。修正面数与需平衡阶次数相等,称为法;先在转子端部两个修正面上调整重量按刚性转子低速进行平衡,再按所需平衡阶次平衡则称为法。现世界各国主要采用法。若按法仅需进行一、二阶振型的平衡,常采用谐分量法。

一、二、三阶不平衡分布图示一、二、三阶不平衡分布图示

投产后的汽轮发电机组多在现场进行转子动平衡,是在轴系上进行的。轴系平衡的通用方法以影响系数多平面平衡计算为基础,对轴系中挠性转子的成组加重,按阶次数代表修正面数(不用实际加重面数)联合计算。由于多面平衡计算的工作量大,并要进行多种方案的计算比较,所以一般将计算公式编好程序由电子计算机(器)进行计算。因现场平衡是在自身轴承上于实际运行状态下进行的,平衡效果以自身轴承座或其附近转轴的振动为评判依据。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