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当给水量变化时,同时引起汽温、汽压及蒸发量变化,要求燃料量及汽轮机进口阀位做相应调整,锅炉才能在新的工况下稳定运行。直流锅炉因无锅筒(汽包),有的采用较小直径的管子作受热面,因而蓄热能力较小,仅是同等容量锅筒锅炉的1/2~1/3,在受到相同程度扰动时,汽温、汽压变化剧烈,对自动调节系统要求较高。但当直流锅炉主动变负荷时,由于直流锅炉允许变压速度大,且变压时吸收或释放附加蒸发量小,因而蒸汽参数可迅速跟上变工况的需要,能适应快速带尖峰负荷的要求。
直流锅炉运行调整包括负荷调节、压力调节、过热蒸汽温度调节、再热蒸汽温度调节。
由给水量来调节锅炉负荷,然后用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例来保持过热器中间点温度不变,再用过热器喷水量细调过热蒸汽出口温度。如升负荷时,可先增加一点给水量,然后按比例增加燃料量,用过热器喷水量微调过热蒸汽出口温度,稳定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稳定运行在新工况下。减负荷时,可先减少一点燃料量,后按比例减少给水量,辅以喷水量细调过热蒸汽出口温度,稳定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稳定在新工况下。
压力调节的实质就是经常保持锅炉出力与汽轮机所需的蒸汽量相等。直流锅炉产生的蒸发量等于进入的给水量,单纯锅炉燃料量的变化,除动态过程中蒸发量有所变化外,并不能引起锅炉出力改变,只有改变给水量才能改变锅炉出力。当外界负荷变动,锅炉压力调节时,先改变燃料量,就能保证过程开始汽压稳定,之后调节给水量来稳住汽压,再配合过热器喷水量来保持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直流锅炉的过热蒸汽出口温度主要取决于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例(即煤水比)。为了减少温度延迟,通常在过热器中间的微过热区段选取一温度测点,称为中间点温度,用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例来保持中间点温度不变,再用过热器喷水量来细调过热蒸汽出口温度,同时用改变锅炉火焰中心的位置和烟气挡板等手段辅助调节过热器出口温度。
主要通过尾部烟气挡板进行调整,再热器事故减温水参与事故降温控制。正常运行中要尽量避免采用事故喷水进行汽温调整,以免降低机组循环效率。在手动调节再热蒸汽温度时,要考虑到受热面系统存在较大的热容量,汽温调节存在一定的惯性和延迟,在调整再热蒸汽温度时注意不要猛开、猛关烟气挡板。事故减温水的调节要注意减温器后蒸汽温度的变化,防止再热蒸汽温度振荡过调。锅炉低负荷运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减温水,防止因减温水不能及时蒸发而造成受热面积水。事故减温水调节时要注意减温后的温度必须保持20℃以上的过热度,防止再热器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