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机械工程 . 〔制造系统〕 . 〔制造系统规划与运行〕 . 制造执行系统 . 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条目作者张国辉高亮
条目作者张国辉

张国辉

高亮

高亮

最后更新 2023-09-22
浏览 314
最后更新 2023-09-22
浏览 31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企业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名称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

通过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对计划实施过程中对生产技术控制潜力的挖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均衡生产。在制造执行系统(MES)中,一般生产计划包括三层:主计划、车间计划、工序任务。主计划是中长期计划,在企业资源规划(ERP)中产生;车间计划是主计划的子计划或分批次计划,是基于车间加工能力产生的计划;工序任务是作业计划,按工艺路线生成的工序级作业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的依据,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等指标,是完成生产目标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其他计划的重要依据,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狭义的生产计划管理是以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为对象所进行的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制订执行以及生产调度工作。广义的生产计划管理是指以企业的生产系统为对象,包括与产品的制造密切相关的所有工作,即从原材料设备、人力、资金等的输入开始,经过生产转换系统,直到产品输出为止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一般来说生产计划管理是指狭义上的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具有两个特点:①“价值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在日益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地对企业的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保证产品质量,增加品种生产。②“宏观性”和“战略性”。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但也不能忽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及环境保护等问题,要把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不能盲目崇拜市场,要结合生产、环保、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生产计划指标。

生产计划对合理均衡地组织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生产计划是日常生产活动的依据,可使企业各生产环节和全体员工统一、协调动作,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使企业各环节有组织地、系统地进行。②可使企业均衡地、有节奏地组织生产。组织均衡生产是生产计划的原则和任务,要求各生产环节按作业计划组织使生产均衡地进行。同时,编制生产计划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③生产计划是联系供、产、销、运等日常工作和日常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纽带,通过它可以把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④生产计划是组织企业生产活动不断平衡的手段。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各生产环节之间会经常出现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即经常会打破原来建立起来的相对平衡。其短期计划可以根据这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来安排生产环节的任务,建立起新的相对平衡关系,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编制生产计划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多方收集资料,掌握企业生产现状,要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编制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②要搞好预测,主要是市场预测、外部主要生产条件预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准确掌握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效益。③要进行综合平衡,通过综合平衡,确定计划指标。综合平衡要从需求与实际生产能力出发,量力而行,留有余地,统筹合理安排。

  • 雷达,龚自禄.生产与运作管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 马士华,林勇.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 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