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煤-煤层气地质〕 . 成煤沉积环境 . 聚煤模式

三角洲聚煤模式

/deltaic coal-accumulating model/
条目作者邵龙义

邵龙义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5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5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认识、解释三角洲聚煤作用和过程的理想简化形式。

英文名称
deltaic coal-accumulating model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三角洲聚煤模式主要关注在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煤层发育的垂向及平面位置、煤层形态及结构等特征。河控三角洲体系为成煤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可进一步分为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上三角洲平原地带,泥炭堆积范围不甚广泛,但环境较为稳定,以淡水环境为主,因而往往有利于森林泥炭沼泽的形成和发育,能形成较厚的煤层,煤层在河道间低洼处厚,短距离内变薄,沿沉积倾向煤层连续性好。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由分流河道砂和分流间湾构成,其中,分流间湾沉积深灰色至黑色泥岩为主,夹有不规则的灰岩及菱铁矿层,下三角洲平原中泥炭堆积多沿河道近堤岸分布,平行河道方向煤层连续性略好,成煤条件从狭窄的近堤岸地带逐渐向分流间湾扩展。三角洲分流河道因决口而改道,便出现了三角洲朵叶的变化,即由活动的建设性朵叶变为废弃性朵叶,在废弃的多提上,由于压实作用,地势逐渐低洼,演变为泥炭沼泽发育的场所,这种条件反复出现,于是形成了若干含煤沉积旋回。浪控三角洲形成于平行海岸线的滩脊,分布有沼泽及海湾环境,形成的煤层平行海岸线延伸,在废弃河道及入海口形成的煤层则垂直海岸线分布,煤层局部被风暴冲越扇所冲蚀。美国罗克斯普林斯组中的煤层是典型的浪控三角洲上发育的煤层,划分为3种类型:A型主要在下三角洲平原中形成,发育于平行沉积走向且广布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之上。B型主要发育于河流-上三角洲平原环境中,位于三角洲前缘砂体尖灭点向陆一侧,并受到邻近河流环境的强烈影响。C型发育于上三角洲平原上并与废弃的三角洲朵体共生。其形态(包括煤层厚度和分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下伏台地的古地形,以及聚煤场所在三角洲平原上所处的位置。

  • 邵震杰,任文忠,陈家良.煤田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