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构造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几何作图推断、地质规律总结、数据处理分析、地球物理探测等。
矿井构造预测
利用构造地质学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煤矿未知区域的构造特征、展布规律及其对煤层开拓、开采的影响和瓦斯突出、矿井突水的制约关系所进行的评价、判断、预测、预报工作。
- 英文名称
- forecast of min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 所属学科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根据地质体几何原理和地质制图方法,确定地质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预测构造的空间位态,是一种矿井构造预测中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根据实际揭露的地质构造资料,通过几何作图来预测已知构造的延展情况;②根据地质勘查和矿井地质资料,通过编绘和修改矿井综合地质图件来预测未采掘区域构造总体面貌。
在充分占有实际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地质研究,揭示归纳矿井地质构造的展布和演化规律,利用相似类比、相关分析、产状推延和构造分区等方法,从已知到未知、从浅部向深部、从局部到整体,预测矿井地质构造的总体面貌和复杂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构造展布规律、构造成因、岩石力学性质、构造应力场,以及断层影响带等。
矿井生产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这些地质数据进行科学地管理、处理,提取有用的地质信息,是实现矿井构造研究定量化和智能化的关键。可分为构造要素的数理统计分析、构造形态的空间分析、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评价等3类。
美、德等工业发达的产煤国在矿井物探仪器及探测技术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已进入数字化、智能化阶段,槽波地震法、无线电透视法和地质雷达法是主要的矿井物探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在仪器研制和探测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高分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矿井地质构造预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矿井构造预测的任务是在煤矿生产和建设中,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和资料运用合适的方法,对未开拓、未掘进、未回采地段的地质构造提出具有足够精度的评价和预测,以保证采掘工作的正常安全进行,保证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
扩展阅读
- 王桂梁,龙荣生,徐凤银,等.矿井构造预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