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识别的本质是孕体向母体主动发出信号,母体进行妊娠识别的时间非常短暂,妊娠信号的发送或接收的失败都是早期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对绝大多数动物来说,妊娠早期迫切需要母体维持高水平的血液孕酮浓度,使子宫内膜保持有利于胚胎生存的状态。动物妊娠识别和妊娠确立的时间,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但都应在正常发情周期黄体未退化之前(见表)。
畜种 | 发情周期长度 | 黄体期长度 | 妊娠识别 (自受精算起) | 妊娠确立 (自受精算起) |
牛 绵羊 猪 马 | 21 16~17 21 21 | 17~18 14~15 15~16 15~16 | 16~17 12~13 12 14~16 | 18~22 16 18 36~38 |
大多数哺乳动物妊娠后都能迅速识别其孕体的存在。虽然各种动物孕酮合成的机理有一定差别,但一般而言,孕体分泌的因子或阻止溶解黄体的前列腺素(PG)F2α的分泌,或直接发挥促黄体化作用,从而使妊娠得以维持。
反刍动物妊娠早期黄体功能的维持,有赖于孕体多肽的合成与分泌。妊娠识别主要是由于孕体的滋养外胚层和子宫之间的信号传导而引起。这两种动物的孕体能够产生干扰素τ(IFN-τ),阻止PGF2α的合成和黄体溶解。猪的滋养层产生雌二醇和雌酮,使子宫内膜PGS合成减少,并阻止其进入子宫静脉,使黄体得以维持。马的胚胎与反刍动物胚胎不同,其孕体不产生任何具有抗PGF2α作用的干扰素分子,但可产生大量的雌激素,该雌激素是否具有抗溶解黄体作用,尚未定论。犬的发情周期与大家畜不同,持续时间很长,多在春季3~5月或秋季9~11月各发情一次。排卵后,不论母犬是否受孕,孕酮的分泌方式都不会改变。所以,一般认为犬不需要母体的妊娠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