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籍江苏通州。生于江苏海门,卒于南通。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中日甲午战争后,目睹国事日非,决意走教育、实业救国之路,先后在通州(今南通)创办师范、女子师范等学校,开全国风气之先;在通州、崇明创办大生纱厂,在苏北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在上海创办大达外江轮步及天生港轮步公司,形成原料供应、产品运输齐备的纺织业体系。1904年被清政府聘任为商部头等顾问官。1906年参与组织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当选为江苏咨议局议长,积极推动国会请愿运动。武昌起义爆发后,转而拥护共和。1912年1月,被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任为实业总长,但未就职。1913年9月出任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见袁称帝势在必行,辞职返乡,继续从事教育、实业事业,将医学、纺织、农业3个专科学校合并为南通大学,大生纱厂扩至4个,冶铁、机器、银行、码头、仓库各类企业发展至30多个,总资本达三四千万元。晚年思想矛盾,既反帝爱国,又视民众运动为社会动乱。著有《张季子九录》《柳西草堂日记》和《啬翁自订年谱》等。
张謇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8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