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模光纤的结构分为纤芯、包层和涂覆层,呈圆柱形。纤芯一般为石英玻璃,直径8~14微米,纤芯折射率比周围包层略高,这个结构引起全内反射,引导光线在纤芯内传播。标准包层直径为125微米,在包层外面加上涂覆层后直径约为250微米。光在单模光纤中传播时,光能量不完全集中在纤芯中传输,相当一部分光(约20%)是由包层传播的,因此光在纤芯区域的分布状态不用纤芯直径而用模场直径来表征。
单模光纤的折射率剖面种类很多,有一般阶梯形、W形、三角形等。采用不同的掺杂剂可以改变纤芯的折射率。例如,掺杂剂氧化锗、五氧化二磷等能提高纤芯的折射率,而氟、氧化硼可以降低纤芯的折射率。
要保证光纤实现基模(最低阶模)传输,即高阶模截止,要求截止频率为2.405或更小,对应的工作波长要大于截止波长
,普通单模光纤截止波长为1260纳米。实际应用中,通过减小光纤纤芯直径、增加工作波长或者使折射率差尽量小来实现。相比多模光纤纤芯直径(50或62.5微米),单模光纤纤芯较小,要把一束光导入进去比多模光纤复杂得多,因此选择激光二极管为光源。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的折射率差为0.36%,单模光纤的工作窗口主要在1310纳米和1550纳米处。
光纤的色散、损耗、偏振是十分重要的特性参数,根据零色散波长,单模光纤可分为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2)、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3)、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G.654)、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5)、宽带光传输用非零色散单模光纤(G.656)、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G.657)。
单模光纤芯径较小,其信号畸变很小;单模光纤存在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偏振色散,不存在模式色散;传输带宽大,通常可传100吉比特/秒以上;损耗小,在1550纳米波长的衰耗小于0.17分贝/千米,主要用于高速、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光纤局部区域网和各种光纤传感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