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质量很小,通常使用相对质量计算更方便。1960年国际物理和化学会议决定: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微观粒子质量的基本单位:
克。用原子质量单位
表示的原子质量
的数值就是原子量
,
,即某原子的原子量是它的质量除以12C质量的1/12。因此
就是原子的相对质量,不是很小的数,没有单位,如12C原子的
,1H原子的
,
克。
结合摩尔和原子量的定义,得到1摩尔原子系统具有克质量,它又含有
个原子,因此以克为单位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也可以表示为
克。
各种原子的质量已精确地测出,周期表列出的是原子量。例如,13C原子的,它的质量
克,它含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此值除以13就与
相近。
原子的质量应等于组成它的所有电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再减去它们的结合能。实际上电子质量比质子质量小三个量级,电子和核子的结合能也远小于它们本身,因此原子的质量近似等于组成它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近于,使原子量都接近整数,实际上这个整数就是核子数。这里核子数和原子量虽然用了相同符号
,但意义和数值不同,一个是整数,另一个不是整数,但接近它。选择12C原子作标准正是为了使各种原子的原子量都接近整数。天然化学元素常含有多种同位素,它的原子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量的加权平均值。如天然碳元素主要含12C,但还有约1.11%的13C,因而碳元素的原子量为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