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胚胎工程 . 哺乳动物胚胎工程 . 哺乳动物繁殖控制技术

同期发情

/estrus synchronization/
条目作者郑月茂

郑月茂

最后更新 2023-04-18
浏览 271
最后更新 2023-04-18
浏览 27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利用外源激素制剂及其类似物对一群母畜进行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母畜卵巢的生理机能处于相同阶段,并使它们在预定的时间段内集中发情并排卵的方法。

英文名称
estrus synchronization
所属学科
生物学

雌性家畜卵巢的形状与机能在其生殖生理中起重要作用,发情周期中的卵巢要经过卵泡期和黄体期,这两个时期交替、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发情周期。黄体期的控制对发情周期的控制起关键作用。一般情况下,畜群中的每头家畜处在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同期发情就是通过激素处理把所有雌性家畜的发情周期调整到相同的阶段,从而达到同期化发情的目的。

具有以下优点:①利用激素对一群母畜进行处理,调整其自然发情周期,使分散发情的母畜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统一发情,便于集中配种,提高人工授精的工作效率。②胚胎移植时,让供体母畜与受体母畜同步发情,便于胚胎着床。③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是繁殖新技术的几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大大促进了家畜育种和改良,比如将牛群的发情、配种、妊娠、分娩调整到一定时间内同时进行,可使犊牛同时出生,便于哺乳期的统一培育管理,并集中精力大规模搞好犊牛、育成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用于同期发情的激素有4类:第一类为抑制卵泡发育和抑制发情的激素及孕激素类,如孕酮、甲孕酮、四地孕酮、氟孕酮、氯地孕酮等;第二类使用较多的是促黄体溶解的制剂,如前列腺素F2;第三类激素是在上述两类激素处理的基础上为了使同期发情同期排卵更有效,提高受胎率,而采取的配套的促性腺激素,如孕马血激素、绒毛膜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内源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第四类为辅助性激素类,是调整发情的雌激素,如雌二醇及其合成类似物。

常用的方法有孕激素法和前列腺素法。两种方法所用的激素性质和作用虽不同,但都是人为地改变母畜的生殖内分泌状态,使卵巢上的卵泡在同一时间内发育,从而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见图)。

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给一群母畜同时施用孕激素药物,抑制其卵巢上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发情表现。经过一定时期后同时停药,由于卵巢摆脱了外源性孕激素的控制,此时卵巢上的发情周期黄体已经退化,于是同时出现卵泡发育,引起母畜发情。采用孕激素抑制母畜发情,实际上是人为控制黄体期的长短,为引起下一个发情周期创造一个共同的起点。处理法有阴道栓塞法、口服法、皮下埋植法及注射法等。

将泡沫塑料块灭菌、干燥后吸收一定量的孕激素,放于子宫颈口,塑料上拴一细线,引出外阴户外,放9~12天后取出,母畜隔2~3天即发情。使用此法要注意消毒防止生殖器感染,并要防止阴道塞丢失。

将一定量的孕激素拌于饲料内,连续喂一定天数后,停药,母畜不久即发情。

将一定量的孕激素装入多孔的塑料细管或乳胶管内,用套管针或埋植器埋于牛耳背皮下,经过一定天数后取出,母畜过2~3天就可发情。此法操作简单易行,不易丢失,用药量也较阴道塞法少。

利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使功能性黄体消退,于是卵巢摆脱体内高水平孕激素的反馈作用,群体母畜卵巢上的卵泡同时开始发育,达到同期发情。实际上是缩短了母畜的发情周期,使母畜的发情期提早出现。前列腺素F2及其类似物处理法有2种,即肌肉内注射及子宫内注射。往子宫内灌注药物效果也好,只是注入小型牛或年轻母牛时有一定难度。使用前列腺素有一定缺点,就是有些母牛不能同期发情,原因是前列腺素只对功能性黄体而不是发情后4~5天的新生黄体起溶解作用,所以有的母牛需要进行两次处理,即处理后10~13天再处理一次,这样可使全群牛同期发情。另外,在前列腺素处理过程中如能配合释放激素或孕马血激素处理也可提高发情率及受胎率。

  • 桑润滋.牛羊繁殖控制十大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