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社会语言学 . 变异社会语言学 . 语言变体 . 社会变体

切口

/qiekou/
条目作者俞敏撰段业辉修订
条目作者俞敏撰

俞敏撰

段业辉修订

段业辉修订

最后更新 2023-05-18
浏览 343
最后更新 2023-05-18
浏览 34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隐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某些秘密社会集团为避免局外人了解而利用反切原理创造的一种秘密口语。又称反切语、切语。

英文名称
qiekou
又称
反切语、切语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1931年赵元任发表了《反切语八种》,一共介绍了八种“反切语”的种类、地位、名称和拼读规则。使用切口的主要群体是城镇市民,以及由市民阶层派生出来的小商贩、江湖艺人、手工业者及小学生等。

切口运用的基本原则是把一个音节拆成声母(+介音)和韵母两截,中间插进一个韵母和一个声母(+介音),把这个音节改装成两个音节。如第一种ma,插进韵母ai和声母g,改装成mai-ga。有时候还可以把改装后的两个音节颠倒过来,如第六种,先改装成mi-la,再把两个音节颠倒过来成la-mi。赵元任说:“从他上头可以看出许多点本地人对于本地音类的分合异同上的态度。”

徽宗语

  • 曲彦斌.中国民间隐语行话.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 吴汉痴.切口大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 赵元任.反切语八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
  • 张天堡.中国民间反切语简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16-117,13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