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社会语言学 . 变异社会语言学 . 语言变体 . 社会变体

流行语

/current language/
条目作者汪磊

汪磊

最后更新 2024-07-14
浏览 276
最后更新 2024-07-14
浏览 27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一定时段、一定范围内高频使用并广泛传播的语言形式。

英文名称
current language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流行语可以是一个词,如“酷”“囧”“下岗”“山寨”;可以是一个词组(短语),如“实话实说”“亲密接触”“且行且珍惜”;也可以是一个句子形式,如“谁动了我的奶酪?”“元芳,你怎么看?”。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流行语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社会生活变化的轨迹。“流行性”是流行语的最本质特征,或者是在全社会流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串联”“红宝书”“斗私批修”,改革开放以来的“倒爷”“万元户”“给力”“一带一路”等;或者是在某个群体、范围内流行,如校园流行的“挂科”“翘课”“学霸”“学渣”,网络上流行的“BS”“886”“潜水”“芙蓉姐姐”等,某方言区流行的“大款”“生猛”“大跌眼镜”“煲电话粥”等。

流行语同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会在某一时段内被频繁使用并广泛传播,而当事过境迁,社会生活发生变化,其使用频率也会明显下降,或趋于平稳,或从此隐退,形成类似于间歇喷泉式的传播过程,如“走资派”“黑五类”“臭老九”等词语,当“文化大革命”结束,它们即成为历史;或者是以一种新的意义重被启用,如“黑五类”现在指五类黑色食品,“红宝书”则是考研英语必备书。

流行语可以是一个全新的词语,如“非典”“维和”“科学发展观”,也可以是被赋予新的含义的旧有词语,如“囧”“山寨”“粉丝”。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