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是“红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其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发展红色旅游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推动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红色旅游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红色旅游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旅游需求,调整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截至2019年,国家先后制定了《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共三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各时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方向、路径、任务等总体部署,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