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美术学 . 亚非拉美术 . 日本美术

喜多川歌麿

条目作者王紫沁撰王云修订
条目作者王紫沁撰

王紫沁撰

王云修订

王云修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5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5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753~1806)

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

原语种名称
Kitagawa Utamaro
北川
原名
勇助、市太郎
国籍
日本
身份
画家
出生日期
1753
去世日期
1806

原姓北川,名勇助、市太郎。画号初为丰章,后改为歌麿。画姓喜多川、俳名石要、狂歌师名笔绫丸。关于歌麿的生平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他生于1753年(宝历三年)。关于其生卒地,有江户、川越、京都等多种说法。

歌麿自幼跟随狩野派民间画家鸟山石燕学画。1775年(安永四年)首次发表《四十八手恋所译》下卷封面画。1781年(天明元年),在出版商茑屋重三郎刊行的《身貌大通神略缘起》中,他开始使用“歌麿”之名。此后,茑屋重三郎相继出版了《画本虫撰》《落潮之产》《百千鸟狂歌合》等豪华的彩印狂歌绘本,歌麿的才华在这些浮世绘花鸟画中初步展露。

1791年(宽正三年)德川幕府整顿风俗,茑屋重三郎的出版事业受到重创。为了重振事业,茑屋重三郎出版了歌麿所绘制的“大首绘”系列作品,有《妇女人相十品》《妇人相学十躯》《歌撰恋之部》等。在这些“大首绘”中,歌麿参考役者绘的半身像构图,描绘美人的胸像或半身像。特写的面部为画家表现美人的瞬间情态提供了条件,而歌麿也确实以其卓越的绘画才能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色彩方面,歌麿以简约的用色衬托口红与内衣的颜色,使美人更加风姿绰约。“大首绘”中的美人兼具理想美与个性美,与此前程式化的美人全身像截然不同,使歌麿在浮世绘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歌麿与其他出版商合作的作品有《当时全盛美人组画》《北国五色墨》等。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