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植被生态学 . 〔植被类型〕 . 针叶林植被 . 暖性针叶林 . 杉木林

杉木林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s/
条目作者王国宏

王国宏

最后更新 2024-06-27
浏览 239
最后更新 2024-06-27
浏览 23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建群种或优势种暖性针叶林

英文名称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s
所属学科
生态学

分布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各省区,包括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四川、云南、贵州西部、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在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垂直分布范围200~2800米。适应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18~20℃,年均降水量1400~1800毫米;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山谷生长良好,土壤类型以酸性红黄壤、山地黄壤和黄棕壤为主,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不良。

中国湖南舜皇山杉木林的结构(王国宏摄)中国湖南舜皇山杉木林的结构(王国宏摄)

乔木层高度达25米,杉木或形成纯林,或与多种针阔叶树混交成林,常见种类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化香树(Platycarya spp.)、青冈(Cyclobalanopsis spp.)等。灌木层高度达250厘米,由热性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组成,常见种类有柃(Eurya spp.)、山茶(Camellia spp.)、杜茎山(Maesa japonica)、朱砂根(Ardisia crenata)、九管血(Ardisia brevicaulis)、鼠刺(Itea chinensis)等。草本层高度达100厘米,蕨类和丛生禾草类占优势,包括狗脊(Woodwardia spp.)、金毛狗蕨(Cibotium barometz)、卷柏(Selaginella spp.)、鳞毛蕨(Dryopteris spp.)、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白茅(Imperata spp.)、蔓生莠竹(Microstegium fasciculatum)等。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常见有菝葜(Smilax spp.)、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鸡血藤(Callerya spp.)、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和流苏子(Coptosapelta diffusa)等。人工林主要是纯林,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不稳定。

杉木林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生长迅速。在中亚热带山麓缓坡和宽阔沟谷,土壤湿润深厚,杉木7年即可成材,平均胸径可达18厘米。材质优良,耐腐蚀虫蛀,易于加工,是重要的建筑和加工用材。人工林居多,天然林少见。应加强火灾和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杜绝滥砍滥伐;采取合理的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提高森林的健康水平,以发挥其综合功能。

  •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 000 000)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