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与森林防火﹞ . 森林保护 . 森林微生物 . 微生物病害

植物真菌病害

/fungal disease of plant/
条目作者田呈明

田呈明

最后更新 2023-05-29
浏览 204
最后更新 2023-05-29
浏览 20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

英文名称
fungal disease of plant
所属学科
林业

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类群包括根肿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以及一些无性型菌物。许多真菌病害由于病菌及寄主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如煤病、炭疽病、疫病(在亚热带和热带种类多,危害重)、黑粉病、壳针孢属等引起的叶斑病、核盘菌属引起的菌核病(主要发生在温带)等。有些真菌在北方寄生性弱、不致病,但在热带、亚热带则可引起严重病害。

常见的真菌病害症状有霜霉、白粉、白锈、黑粉、锈粉、烟霉、黑痣、霉状物、蘑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黏质粒和小黑点等。大的病征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病征的出现与寄主的品种、器官、部位、生育时期、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如不少叶斑病菌一般在寄主生育后期才产生病征,甚至在落叶上才形成小黑点。许多真菌病害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完全不表现病征。真菌病害的症状与病原真菌的分类有密切关系。

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类型最多,许多病菌可形成特殊的组织或孢子越冬。在温带,土壤、带病种子、病残组织和果树林木的病枝常是越冬场所;在热带和亚热带,不少病菌不越冬而越夏。冬季生长的寄主在侵染循环中往往起重要作用,有些病菌的分生孢子可越冬,有的病菌终年有危害性。大多数病菌的有性孢子在侵染循环中起初侵染作用,其无性孢子起不断再侵染的作用。由于真菌性病害的气流和水流传播较突出,一般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保护性防治,或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加以防治。

  • 叶建仁,贺伟.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 周仲铭.林木病理学 . 修订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 康振生.我国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植物保护,2010,36(3):9-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