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 . 城乡规划学 . 城乡专项规划 . 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underground space master planning/
最后更新 2023-05-12
浏览 134
最后更新 2023-05-12
浏览 13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及各类地下设施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安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英文名称
underground space master planning
所属学科
人居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学

除芬兰赫尔辛基市编制了《赫尔辛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the underground master plan of Helsinki)外,国外城市较少单独编制城市总体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较为常见的地下空间规划主要针对某一个特定区域或特定功能设施类型,如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商业街规划以及地下步行通道系统规划等。伴随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中国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不断增长,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也逐步开展。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应坚持生态优先、竖向分层、地上地下相协调、功能设施统筹布局的原则,以城市生态资源和地质条件评价为前提,协调城市生态环境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布局,通过重点分区、竖向分层、功能设施系统布局,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综合部署,指导各片区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应采用准确、可靠的城市勘察、测量、水文、地质等资料,具体编制工作由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进行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时,要在对地下空间可发展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方针;确定地下空间的功能、布局和规模;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时序和重点建设区域;提出保障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为:①通过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了解规划范围内地下空间的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掌握规划范围内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现状情况。②从生态安全、技术可行及经济、社会效益等角度对规划范围内的地形、水文、地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城市发展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估,总体判断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潜力及其分布情况。③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与建设方针。④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趋势;结合市政、交通、防灾等专项规划,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预测,并据此测算地下空间的开发层数、开发深度、总建筑面积和人均建筑面积等技术指标。⑤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地上空间功能布局,规划与之相适应的地下空间功能设施。⑥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分析,明确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与基本空间结构。⑦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重要公共活动中心和主要城市节点,划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明确各重点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和要求。⑧根据地下空间的功能设置,结合城市空间开发利用需求,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竖向分层原则和使用方针。⑨明确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道路与停车系统)、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系统、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地下防灾系统等专项系统的总体规模和布局,建设方针与目标,以及与城市地面专项设施系统的协调关系。⑩提出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植被保护及其他生态保护的相应要求,并就地下空间的防火、防震、防水(洪)及应急管理制定相应措施。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发展建设情况,明确地下空间重点建设地区和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计划与远期安排。从规划管理角度提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

中国的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审批,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的规定,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后,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需要变更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