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s/
条目作者仲佰

仲佰

最后更新 2023-03-24
浏览 159
最后更新 2023-03-24
浏览 15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采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英文名称
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s
所属学科
电气工程

因起初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作为保护装置,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断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者给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的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达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保护电力系统的各设备元件(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等)使之减轻或免遭损害的设备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高频(载波)保护等装置;保护电力系统整体使之尽快从异常工况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设备称为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如自动解列装置、自动减负荷、切除部分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快速汽门、自动重合闸等设备。

这些保护装置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性能:①安全性,在不该动作时绝不动作,即不应发生误动。②可靠性,在该动作时准确地动作,即不应发生拒动。③快速性,应以可能的最短时限将故障部分或异常工况从系统中切除或消除。④选择性,应在可能的最小区间将故障部分从系统中切除,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向无故障部分继续供电。⑤灵敏性,表示保护装置反映故障的能力,通常以灵敏系数表示。

在选择保护方案时,还应注意经济性。这里不仅指保护装置的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还必须考虑由于保护装置性能不良而发生误动或拒动等所造成国民经济的损失。

各种保护装置虽不相同,但都包含下列主要的环节:①信号的采集,即测量环节。②信号的分析和处理环节。③判断环节。④作用信号的输出环节。较简单的是电力系统早期采用的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在晶体管和其他固态元器件迅速发展之后,电子型静态继电器才得以大量推广。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式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电力系统规模正迅速扩大,大机组也不断增加,促使智能化的微机数字式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得到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经济地运行。对于大系统和大机组,利用微机和故障预测技术,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将不断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