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值法的特点包括:①点子的大小及其所代表的数值是固定的;②点子的多少可以反映现象的数量规模;③点子的配置可以反映现象集中或分散的分布特征;④在一幅地图上,可以有不同尺寸的几种点,或不同颜色的点。尺寸不同的点表示数量相差非常大的情况;颜色不同的点表示不同的类型的现象。
点值法制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每个点所代表的数值(权值)以及点子的大小。点值的确定应顾及各个区域的数量差异,点值过大,图上点子过少,不能反映要素的实际分布情况;点值过小,图上点子过多,在要素分布稠密地区,点子会发生重叠,现象分布的集中程度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因此,确定点值的原则是:点子在最大密度区不重叠,在最小密度区不空缺。
点值法制图时点子的定位应该接近它所代表的要素重心处,通常有两种定位方法:①均匀布点法;②定位布点法。均匀布点法是在相应的统计区域内将点均匀分配,统计区域内没有密度差别。为了克服均匀化的缺陷,可以采取缩小统计单元的办法。定位布点法是按照现象分布的地理特征来配置点子,在同一统计区域内,不同的地形单元,现象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因此,点子应按地理单元加权分配。
点值法适用于表示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大面积的离散现象,如人口分布、动植物分布等,能较好地反映事物或现象的实际地理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