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设计学 . 服装服饰设计 . 〔古代服装〕 . 〔中国〕 . 〔设计史〕

宋代服饰

/costume of the Song Dynasty/
条目作者贾玺增

贾玺增

最后更新 2024-08-20
浏览 353
最后更新 2024-08-20
浏览 35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宋代服饰。

英文名称
costume of the Song Dynasty
所属学科
设计学

宋初的服饰制度承袭五代旧规,后循唐制。官服可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和时服等。除祭祀朝会之外,百官公服为袍衫,并以颜色区别等级。其制有紫、绯、朱、绿、青不等。与前代群臣冠服大多采用“以冠统服”的模式不同,自宋代开始变为以“服为纲”模式。

宋代天子之服有七种,一曰大裘冕,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视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服,天子之戎服也,中兴之后则有之。除了冕服等传统礼服外,宋代皇帝日常穿黄色圆领大袖袍,腰束玉装红束带,足蹬皂文靴。

融入农耕服饰文化元素的圆领袍,逐渐脱离了游牧民族服饰的实用主义范畴。至于士人阶层的服饰,则以古风为尚。其款式主要有襕衫、道袍、直裰、鹤氅等。襕衫,即于袍衫的下摆处下施一横襕的袍服。这是一种模仿战国至汉代时期广为流行的深衣的新式袍服。其制始于北周,意在尊古复古;道袍本为释道之服,宋、明之时广泛用于士庶男子,通常采用交领大袖、下长过膝的形制;直裰,也写作“直掇”,其式样为对襟大袖,衣边饰黑缘;鹤氅是一种用鹤的羽毛织成的大袖裘衣,衣长至足踝处,两侧开衩,胸前衣襟处有衿带系束。

宋代女服有襦、袄、衫、大袖、褙子、半臂、背心、抹胸等多种形制。最具特色者当属褙子。褙子,也写作背子,是宋代最流行的服装式样,在许多宋代绘画中都能见到。它是一种男女皆穿,尤盛行于女服的服装。褙子多在衣襟、袖口和两腋侧缝处装饰印金缘饰,时称“领抹”。与唐朝女子以胖为美、骑马射猎、英姿飒爽的风格不同,宋朝女子追求的是一种朴素雅致、含而不露,而又风情万种的小家碧玉之美。褙子正体现了宋人的审美追求,呈现出一种保守中见性感,严谨而又飘逸,朴素却又精致的服饰特征。

宋代女裙时兴“石榴”“千褶”“百迭”等名目。言“千褶”者,为细裥女裙,以五色轻纱为之,周身密打折裥。所谓“百迭”裙者,用料六幅、八幅以致十二幅,中施加细裥,如诗中形容“裙儿细褶如眉皱”。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