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关注政府失败,但尚未形成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政府债务失控,各种政府干预调节手段使经济窒息,政府决策日益受特殊利益集团左右,政治经济学家如A.唐斯、J.M.布坎南、G.T塔洛克和J.E.斯蒂格利茨等对政府纠正市场缺陷的能力日益表示怀疑,对类似于市场失灵的政府失败现象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
政府失败的原因:①缺乏竞争机制。一是政府官员不会因工作低效率而遭到解雇,没有压力去高效率地工作。二是政府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各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政府官员拥有的自由比私人企业经理要大得多,过多的自由使他们没有努力工作的积极性。②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一是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精确,容易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二是政府所属各部门的工作大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给政府部门降低服务质量和提高服务价格提供了可能,也给监督权的行使带来了困难。③政府机构自我膨胀。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官员总是希望不断扩大机构规模,增加其层次,扩大其权力。④监督信息不完备。由于政府部门工作的垄断性,监督者难以拥有完备的信息,可能为被监督者所操纵。⑤政府的寻租行为。寻租是一种谋求额外收益的非生产性活动,以公共利益的损失为代价。
治理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①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提高社会民主程度。通过公共选择的程序和规则来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使公众需求得到更好的表达和显示,提高集体决策的社会效率。②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一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内部重新建立竞争结构。二是恢复各级政府负责人发挥个人积极性的激励制度,如把晋级的可能性同每位官员所负责部门的节约程度联系起来。③改革赋税制度,约束政府权力。通过对政府施加制度性约束,把政府的征税数量限制在某个既定水平上。
政府失败说弥补了传统经济理论缺乏独立的政治决策分析的缺陷,指出了政府行为存在的不足,解释了现实中政府的低效率现象,对于改善政府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