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测绘学 . 地图学 . 地图制图学 . 地图设计 . 地图符号设计 . 制图数据量表方法

间隔量表

/interval scaling/
条目作者李霖

李霖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3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3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对地理要素的某一定量特征采用等差数列进行表征的量表系统。

英文名称
interval scaling
所属学科
测绘学

间隔量表是利用某种统计单位对顺序量表的排序增加距离信息的一种量表系统,又称为间距量表。是顺序量表系统的数量化,增加了距离信息。间隔量表不仅把地理对象按某一定量标志的差别排出顺序,而且还给出差别的大小。间隔量表系统对地图上的一个点、线或面符号的表述,不仅说明它是一个定名量表的概念(如城市、等高线)及其基于顺序量表的顺次关系(如城市的大小、等级,等高线的高低),还能表达出这个概念在数量上的距离信息(如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具体人口数的等级差别、高差等信息),这就是间隔量表的特点。和顺序量表相比,间隔量表系统能获得数值差别大小的概念。间隔量表系统对制图对象的表述,与定名量表系统和顺序量表系统相比是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的变化。

在构成间隔量表时,要先提供测量的标准或确定单位。间隔量表的构建常用的统计量是算术平均值与标准差。通常间隔量表的中间项为算术平均值,间距为标准差或其倍数。其中,间距的大小是相对某标准单位而言的,而这个度量单位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任意性。例如,温度的单位可以是摄氏度,也可以是华氏度,而它们的区别在于零度这个起点的不同。间隔量表上没有绝对的零值,因此不能根据间隔量表获得除间距大小外的信息。例如,不能说40℃(104℉)是20℃(68℉)的两倍。这意味着,间隔量表数据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间隔量表能通过尺寸变量进行表达,要求符号尺寸与其所代表的属性数值具有明确的比率关系,是一种比率符号。间隔量表一般用于地图上制图现象的分级和数量差别的表示。例如,在人口分布图上,可以采用间距量表的方法分出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差别等。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