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分为GA1级和GA2级。长输管道GA1级主要有: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兆帕的长输管道。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兆帕,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千米的长输管道。除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长输管道分为GA1级和GA2级。长输管道GA1级主要有: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兆帕的长输管道。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兆帕,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千米的长输管道。除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第一条现代管道是1865年美国兴建的,在宾夕法尼亚州,由皮特霍尔城到密勒农场,全长9千米(直径2英寸,为铸铁管道)。管道工业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的海上封锁,迫使美国政府在陆上修建两条输油管道:一条称为“Big inch ”,直径24英寸,长2016千米;另一条称为“Little inch”,直径20英寸,长2640千米。这两条管线在战后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资本争相投入管道事业,从此开始管道发展的新时期。现代天然气几乎完全靠管道运输,原油、成品油大部分靠管道运输,俄罗斯、中东、北非等能源输出国和美国、欧洲等能源消费国均建设有发达的长输管网。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长输管道总里程已经突破200万千米。近年来输送非传统介质煤、矿石等的长输管道也快速发展。
长输管道主要为输油(气)管道,从矿场附近的输油(气)首站开始,到终点输油(气)末站。主要由输油(气)站、线路和控制中心3大部分组成。高度现代化的输油(气)管道还具有经营管理中心。输油管道与输气管道的构成形态类似,但由于天然气密度小、体积大、可压缩的特点,解决供量与用量不平衡的储气方式与储油方式有较大差别,输油管道所用的主动力设备为输油泵,输气管道所用的主动力设备为压缩机。
输油站的主要任务是给油品加压、加热、计量。输气站的任务是进行气体的调压、计量、净化、加压或冷却,使气体按要求沿管道向前流动。压气机又称压缩机,是输气站的关键动力设备,由此输气站又称压气站或压缩机站。
首站是输油(气)管道的第一个输油(气)站,是输油(气)管道的起点,常位于油(气)田附近。输油首站一般布设有储油罐、输油泵和油品计量装置,若所输油品因黏度高需要加热,则也设加热系统。输油泵提供动力使得油品沿管线向终点或下一级输油站流动。如果气田的地层压力大到足以将气体送到下一个输气站时,输气首站可暂不设压缩机车间,此时输气首站实质上就是一个调压计量站,大型输气首站还兼有天然气净化系统。
中间站是首站与末站之间的输油(气)站,除了贸易计量和大型净化装置外,其他任务和设备与首站相似。有些长输管道首、末站之间设有若干清管站和分输站。
末站是输油(气)管道终点的最后一个输油(气)站,本质上也是一个调压计量站。
长输管道的线路部分包括管道本身、线路阀室、阴极保护及通信设施等。
又称调度中心。控制中心对全线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其主要功能是生产调度和管理。有的调度中心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功能。控制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构成。复杂的长输管道系统在控制中心下还设立若干区域控制中心或分控中心。
长输管道的发展趋势主要有:①长距离。开发条件较好、距离消费区近的能源产区均已开发,未开发能源产区集中在边远、开发条件差的地区,长距离输送就成为未来长输管道发展的一大趋势。②大口径、高压力。建设大口径管道的经济性是十分明显的,增加管道直径和输送压力可以提高管道的输送能力,大量节约投资。③管道系统信息化、自动化。从过去的完全手工化操作到现在可以完全智能化操作,将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检漏系统、管道地理信息系统、防腐层状况检测与评价、数学仿真模型、优化运行软件等集成在一起,覆盖企业操作控制层、经营管理层和决策层等层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管理的网上共享,业务处理自动化、数据共享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