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政策科学 . 〔一般概念〕 . 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

/policy evaluation/
条目作者马亮

马亮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56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5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对公共政策的目标、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活动。

英文名称
policy evaluation
所属学科
公共管理

政策评估旨在回答如下问题:一项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否正当合理,执行过程是否合乎程序,是否产生了预期的结果,是否导致了意料之外的影响。

从字面上理解,政策评估即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或评价。公共政策包括许多环节和过程,如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方案、政策执行和政策结果等。政策评估既可以是对公共政策的预期效果进行事前评估,如环境影响评价、社会风险评价都属于此类范畴,也可以是对公共政策的实际结果进行事后评估。政策评估既可以是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评估,即程序性或过程评估;也可以是对公共政策的结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即结果评估或影响评估。因此,从公共政策的循环过程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发生在每个环节,如政策决策、形成、执行过程和终结。

通常来说,狭义的政策评估指对公共政策的事后结果和影响予以评估,即一项公共政策是否实现了其预期目标,且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期目标。因此,政策评估在多数情况下指事后结果评估,并同项目评估和绩效评估互换使用。就此而言,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对政策的产出、结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政策的建议。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政策评估是对政策的反馈,并会推动政策调整或者新政策的出台。无论是政策制定者(如立法机构),还是政策执行者(如政府部门),抑或是受到政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如居民和企业),以及关注政策执行和结果的专家、智库和媒体等,都会对政策评估提出要求。比如,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政策的成本是否过高?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政策是否导致了副作用或其他难以预料的影响?无论是支持某项政策的利益集团、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还是反对该政策的利益集团和其他群体,都会通过政策评估施加影响或引导舆论。来自政府内部和外部的各自问责需求和监督诉求,催生了政策评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并使政策评估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专业领域。

早期的政策评估主要是非正式评估,即受到政策影响或关注政策发展的各类利益相关者,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部门反馈政策问题,且主要表现为对政策的担忧、不满和抱怨。这些政策反馈推动政府部门予以回应,并采取正式的政策评估。伴随着政策评估产业的发展和政策评估专业的崛起,政策评估日趋系统化、正式化和制度化,并使其成为政策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政府部门会对政策执行和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继续执行该政策,或者需要对其予以调整乃至终止。媒体、智库和其他机构会对政策进行独立评估,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政府的政策走向。

政策评估不仅对政策的目标群体进行分析,而且对政策的其他影响进行研究。在政策评估中,特别关注成本-收益分析,即政策制定和执行所付出的各种成本,是否能够抵消政策所带来的各种收益?对政策进行评估,不仅需要考量政策达到的目的,而且需要对其净效应进行分析,即与未实施该政策或推行其他政策相比,这项政策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就此而言,政策评估中大量使用实验研究设计,即将公共政策及其各自项目或计划视为实验或干预,而将其结果和影响同未干预的群体进行比较。为此,政策评估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和定量研究。与此同时,对于许多大型和复杂的公共政策,则使用定性和参与式的评估方法。但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公共政策(如国家安全、卫生等领域)进行评估,则主要依靠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专家。

政策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政策是否取得了成功,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或者是否导致了意料之外的后果和影响。因此,政策评估等于是对公共政策的一个标准或一把尺子,确定政策的优劣好坏和成功与否。评估或评价意味着有人为的主观判断,因此不完全是客观的测量。政策评估不完全是价值中立的实证评估,而是会牵扯强烈的价值判断。尽管用于得出政策评估的各种证据可能是客观的,但不同评估主体使用这些证据时却可能有非常不同的价值取向,并使政策评估充满价值争议。特别是一些利益群体和政策集团会刻意突出某些证据而掩饰另一些证据,并使政策评估结果向其利益诉求倾斜。因此,政策评估会兼顾专业性与政治性。

  • 费希尔 F.公共政策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