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九莲山下。该寺原有殿宇十三重,现仅存观音殿和毗卢殿两重,壁画主要保存在毗卢殿内。毗卢殿东、西壁各有壁画三铺,绘于明成化四年(1468)。东壁北起第一铺为文殊菩萨、坚牢地天、梵王尊天;第二铺为普眼菩萨、持国天王、广目尊天、弥勒菩萨、密迹金刚、韦驮尊天、净慧菩萨、菩提树天、娑竭罗王尊天;第三铺是威德自在菩萨、月宫尊天、摩利支尊天、圆觉菩萨、紧那婆伽尊天。其中,文殊菩萨身披白纱,薄衣透体,宛见其丰润的肌肤,充满女性的柔美。威德自在菩萨手持宝剑,圆觉菩萨手持经卷,安然端坐。菩萨衣饰华美,运用兰叶描勾勒,敷以朱砂、石绿,间以沥粉贴金,绚丽华美。西壁第一铺壁画为普贤菩萨、大辩才天、帝释尊天;第二铺为金刚藏菩萨、增长尊天、多闻尊天、净诸业障菩萨、阿修罗、散脂大将、辩音菩萨、鬼子母、摩醯首罗尊天;第三铺为普觉佛菩萨、日宫尊天、阎魔罗王、佛贤善首菩萨、星宫尊天、雷神尊天。其中,普贤菩萨亦披薄纱,普觉佛菩萨面容慈祥,端庄典雅。西壁壁画多用铁线描,重彩敷染,以镏金生漆勾勒。每幅壁画记有题记,详细记载何地何人捐资以及所绘佛像名号。殿后壁彩绘《白云记》,画妙庄王三个女儿的修行故事。
观音寺毗卢殿壁画,布局得当,笔法流畅,佛像面目秀雅,神态沉静,衣着绚丽,其用晕染法表现人物的脸、胸、手和脚等,尤有创意,是明代四川地区寺观壁画较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