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中国地理 . 四川省 . 〔其他重要河流〕

渠江

/Qu Jang/
条目作者艾南山第宝锋
条目作者艾南山

艾南山

第宝锋

第宝锋

最后更新 2024-03-07
浏览 303
最后更新 2024-03-07
浏览 30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的最大支流。又称渠河。

英文名称
Qu Jang
又称
渠河
所属学科
中国地理

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有西、东两个源头,西源巴河为正源,发源于南江县米仓山南麓,由北向南流动;东源州河,发源于大巴山西南麓,蜿蜒流向西南;巴河与州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后始称渠江。

渠江在渠县境内自北而南流动,流经四川省南江县、巴州区平昌县达川区渠县华蓥市岳池县广安市和重庆市合川区,在重庆市合川区渠河咀注入嘉陵江(见图)。河长666千米,流域面积3961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35亿立方米。支流有西侧注入的上两河、流溪、底板河、岳家河、团结河、乐坝河和东侧注入的明水河等。

嘉陵江与渠江交汇处——重庆合川钓鱼城嘉陵江与渠江交汇处——重庆合川钓鱼城

以平昌县县城、渠县三汇镇为界,渠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段。上游段河长161千米,平均坡降11%,坡陡流急,河谷多呈V形;中游段河长212千米,一般河宽180~250米,平均坡降0.38%;下游段河长293千米,河道迂回弯曲,一般水面宽250~300米,平均坡降0.16%。中游和下游河床以U形为主,两岸地势开阔,滩多沱长,河道弯曲,多呈连续的S形。干流险滩多以岩盘及石滩为主。

渠江流域北依米仓山、大巴山系,东以华蓥山为界,上宽下窄,呈扇形展开。支流密布,全流域大小支流共有582余条。呈树枝状展布。渠县三汇镇以上水系呈典型的扇形水网,巴河、州河两河流域面积8119平方千米。流域面积约占嘉陵江全流域面积的25%。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2~18.2℃,平均年降水量1190毫米。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上游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中下游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暴雨多出现在6~9月,尤以8月、9月出现频率高、强度大。主要灾害为洪灾、山地灾害。

渠江总落差1487米,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55.19万千瓦,水系水能理论蕴藏量191.85万千瓦。鱼类17科90种,鲤科最多,有59种;其次为鲍科。流域内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矿产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硫、碘、石墨、石膏、石灰石、大理石、铜、铅锌矿等,分布于流域边缘山区,其中煤、石膏、石灰石储量丰富。渠江是大巴山区通向四川盆地腹心地带的天然黄金水道,流域内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空运运输相配合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

  • 李笑波.四川渠江流域“20100718”暴雨洪水分析.四川水利,2011,(01):34-35 5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