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应用地球物理学 . 地震法勘探 . 地震反射(波)法

地震反射(波)法

/seismic reflection (wave) method/
条目作者印兴耀

印兴耀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2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利用反射波开展地震勘探的方法。主要研究人工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规律,通过反射波旅行时信息确定地质构造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态,并依据反射波振幅信息推断地层特征、发现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

英文名称
seismic reflection (wave) method
所属学科
地球物理学

是地震勘探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中应用广泛、精度较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从震源点激发的弹性波在具有弹性阻抗差异的地层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其基本规律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通过在地表或井中放置检波器接收反射信号,并开展一系列的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来实现对地下界面的成像。地震检波器记录到的反射记录中包含了丰富的旅行时和波形信息,其中反射波旅行时间与震源到检波点距离之间的关系称为时距曲线,为确定反射界面的几何形态提供了基本信息;而在波形信息中则包含了地震波的振幅、相位、频率、速度、极性以及其他一些参数,为开展岩性预测、沉积环境判断、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检测奠定了基础。

地震反射法由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三个阶段组成。在实际野外施工中通常采用一点激发、多点接收的观测方式进行资料采集,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则通常采用组合和多次覆盖技术(如图所示)。

反射地震野外资料采集与多次覆盖叠加示意图反射地震野外资料采集与多次覆盖叠加示意图

接收点组合是指用一组检波器的串、并联方式来产生一道信号的输入,而震源组合则是通过一组邻近震源的同时或延时激发来改善震源特性,从而压制与反射波传播方向不一致的干扰波(特别是面波),同时有效压制随机干扰。多次覆盖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射波能量并压制多次波和随机干扰,通过观测系统的设计实现对目的层反射界面的多次覆盖观测,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和信噪比。多次覆盖技术是地震勘探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地震反射法勘探的工业化大规模推广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震反射数据采集完成之后,需要根据实际观测系统对地震数据开展数字处理,将反映共反射点信息的地震记录叠加在一起,得到共反射点的多次覆盖资料,即多次叠加记录,并进一步通过地震偏移实现对反射波和绕射波的准确归位。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各类特殊处理,提取各种地震属性,结合叠前地震道集中反射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AVO特征准确反演地层弹性参数,为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解释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地震反射法勘探可以细分为地震纵波勘探、地震横波勘探和地震多波多分量勘探。地震反射波法勘探已经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和井中地震勘探领域,并且在高精度、高密度、单点采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功地解决了各种复杂地下及地表条件下的地质勘探问题,发展成为地震勘探技术的主体,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