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龟尾的操作有揉龟尾与掐龟尾。以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在龟尾穴上揉动,每次操作100~300次,称为揉龟尾;用拇指甲掐3~5次,称为掐龟尾。
龟尾具有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病症。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七节骨配合使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病症时常与揉脐、推七节骨等合用。如在现存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四明陈氏《小儿按摩经》中,就将掐龟尾与揉脐并用,指出:“掐龟尾与揉脐,治儿水泻。”《幼科推拿秘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七节骨的记载:“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此治泻痢之良法也。”
小儿推拿穴位。位于尾椎骨端,又有说法是在尾椎骨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
对龟尾的操作有揉龟尾与掐龟尾。以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在龟尾穴上揉动,每次操作100~300次,称为揉龟尾;用拇指甲掐3~5次,称为掐龟尾。
龟尾具有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病症。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七节骨配合使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病症时常与揉脐、推七节骨等合用。如在现存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四明陈氏《小儿按摩经》中,就将掐龟尾与揉脐并用,指出:“掐龟尾与揉脐,治儿水泻。”《幼科推拿秘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七节骨的记载:“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此治泻痢之良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