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集成电路 . 存储器 . 快闪存储器

自旋转移力矩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spin transfer torque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TT-MRAM/
条目作者龙世兵

龙世兵

最后更新 2023-08-09
浏览 144
最后更新 2023-08-09
浏览 14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通过电流产生磁场,基于电子自旋、改变自旋偏振电流从而改变磁场的平行与反平行方向状态来存储和读取数据的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

英文名称
spin transfer torque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TT-MRAM
所属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1996年,研究者在理论上提出一种新的自旋相关效应——电流感应磁化翻转(current induced magnetic switching,CIMS),即垂直于铁磁层平面的自旋极化电流会引起铁磁层磁化的翻转。1998年,研究者首先在实验上用自旋阀结构验证了CIMS效应。CIMS器件的基本结构是铁磁层/非铁磁层/铁磁层的三层垂直结构,当电流从自由层流向钉扎层时,自旋极化电子从钉扎层流向自由层。自旋极化电流大到一定程度(超过临界电流),将使自由层的磁化方向翻转,和钉扎层一致,器件电阻因此发生改变。

基于CIMS效应的纳米磁多层结构,其电阻-电流(R-I)特性曲线具有双稳态特性,可用于构建非易失性存储器。与传统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同样的道理,利用磁隧道结(magnetic tunnel junction,MTJ)实现纯电流写入的磁非易失性存储比自旋阀结构具有更好的性能。由于STT-MRAM是纯粹的电流驱动,不需要磁场,通过电流直接流经比特位,STT-MRAM可实现对每个比特位的单独寻址,因此可以避免意外的写入错误。其单元尺寸远小于传统MRAM,真正能够将磁非易失性存储的高速和高密度结合起来,容易实现对单个存储单元的控制,利于简化电路结构。STT-MRAM和传统MRAM最重要的区别是,对于特定的结构,STT-MRAM的临界电流密度保持不变,即写入电流随尺寸减小而减小,因此具有很好的尺寸缩小能力。STT-MRAM保留了传统MRAM的全部优点,而能够克服传统MRAM难以缩小尺寸的问题。此外,STT-MRAM尤其适合32纳米以下的嵌入式应用。它不仅能使内存管理单元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能被嵌入新一代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单片系统器件中。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