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渔业 .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病害 . [水产动物免疫学] . 鱼类免疫学 .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 鱼类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鱼类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nonspecific cytotoxic effect in fish/
条目作者张健

张健

最后更新 2024-11-20
浏览 86
最后更新 2024-11-20
浏览 8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鱼类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注](NCC)介导的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通过细胞与细胞的接触,非特异性地杀死各种靶细胞的过程。是鱼类防御细菌、病毒、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英文名称
nonspecific cytotoxic effect in fish
所属学科
渔业

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被称为第5种细胞毒性细胞,与哺乳动物的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相似,在进化上是自然杀伤细胞的前体细胞,广泛存在于鱼类的胸腺、肾脏、脾脏、腹腔和血液等组织中,其活性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如饵料、温度、应激状态和鱼龄等的影响。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于1984年首次从斑点叉尾𫚔中分离到,呈多形性,核有裂口,有相对少的细胞质,表面有微绒毛,其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发挥依赖于非特异性细胞膜受体的识别作用。已发现的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受体包括NCCRP-1和NCAMP-1,但是这些受体的研究仅局限于斑点叉尾𫚔和罗非鱼。

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以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毒素,直接作用并破坏靶细胞,也可以通过FasL/Fas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杀死靶细胞,从而达到非特异性的杀死同种异源和异种异源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寄生性原生动物的目的。因此,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在增强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鱼体抗病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汪建国.鱼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 战文斌.水产动物病害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