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常用坐标系统包括天球坐标参考系统和地球坐标参考系统。前者又称为空固坐标系统,为(似)惯性参考系统,后者亦称地固坐标系统。这两个基本坐标系统各自又涵盖多种附加坐标系统。
测绘坐标系统
定义坐标原点、坐标轴指向和尺度基准,以及坐标框架实现相关的模型和算法。
- 英文名称
- coordinate system
- 所属学科
- 测绘学
在天文大地测量中,会用到天球坐标系统。天球坐标系统一般选择太阳系质量中心或地球质心为原点,X轴指向春分点,即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与赤道的升交点;Z轴指向历元平北天极,Y轴与XZ轴组成右手系。考虑岁差和章动影响,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IAG)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共同定义了协议惯性坐标系,规定坐标轴以J2000.0为标准历元的赤道和春分点为基准。另一种协议参考系是协议天球参考系(CCRS),坐标原点定义为太阳系质心,XY平面接近J2000.0(2000年1月12点)平赤道面,X轴指向接近J2000.0平春分点,CCRS十分接近J2000.0平赤道天球坐标系,采用太阳系质心坐标时(TCB)用于计算行星运动轨道和编制星表,类似于CIS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质心的地心天球坐标系统(GCRS),采用地心坐标时(TCG),用于计算卫星轨道和编制卫星星历。
地平天球坐标系统为天体坐标系统的附属坐标系统,其坐标原点位于测站,地平面为基本平面,是一个北方向为基本方向的左手坐标系统;时角赤道天体坐标系统,以地球赤道为基本平面,通过天体S时的时圈为辅助平面(副圈)所建立的坐标系统,天体S的位星由时角和赤纬描述。
大地坐标系统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其点位坐标常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度表示。大地坐标系统理论上是固结于地球体的坐标系,但地球本身是一个动态系统,质心和自转轴都在地球体内缓慢变化,瞬时自转轴对应的瞬时北极点绕地球坐标原点CIO作螺线形运动,称为极移,使大地坐标系统的定位定向出现不确定性,因此实用上也需要有一个国际通用的协议地球坐标系(CTS)。IAU和IAG1967年建议,采用国际上5个纬度服务站1900~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均地极位置作为基准点,这个地极位置也是同期间自转轴的平均位置,称为国际协议原点(CIO),相应的地球赤道面为平赤道面或协议赤道面。CIO仍普遍用作协议地极,因此建立的地球坐标系通称协议地球坐标系CTS。大地坐标系统分为地心坐标系统和参心坐标系统。
扩展阅读
- 党亚民,成英燕,薛树强,等.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
- 宁津生,刘经南,陈俊勇.现代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